Translate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論北北基整併與葉爾欽效應


101年12月24日下午看見了這篇報導:


朱立倫:北北基整併是必然趨勢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市24日電)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提出10年內完成大台北地區整併的期許,他說,北北基整併是必然的趨勢
朱立倫上午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大台北是同一個生活圈,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的整併是必然的趨勢,未來10年左右,希望能夠達到大台北地區整併目標。
他表示,「包括雙北、當然也包括基隆,能夠整併成為一個大都會,這樣才能夠跟國際競爭」
對於外界擔心北北基整併後,是否會產生「葉爾勤效應」?朱立倫表示,做整個都市的規劃及國家治理,不要有太多政治考量
他表示,「如果對大台北地區是有利的,我們應該想出個方法把它整併起來」,他相信10年左右,有機會把大台北地區整併成為一個大都會
媒體詢及是否可能入閣等問題,朱立倫表示,台灣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拚經濟,中央地方一起來

 Photo by: 中央社 – 2012年12月24日 下午1:36

接著,就發現了有一個名詞非常陌生:葉爾辛效應。查了一下網路資料,才發現葉爾辛效是指中央首長與地方首長之民意基礎過於相近,使地方首長與中央首長可能有齊等,甚至凌駕後者之上,危及中央與地方權力均衡。那麼就來個名詞講座吧:該名詞源由自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政治改革,並將部分中央權力下放給予加盟國。而最大的加盟國,俄羅斯佔蘇聯人口的三分之二與七成的土地。1991年6月12日,尚為蘇聯加盟國的俄羅斯進行了首次總統普選,葉爾辛以57%的得票率當選。而戈巴契夫屬意的雷日科夫僅獲得16%選票。但當時蘇聯總統仍由人民代表大會選出,非人民直選,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正當性及民意基礎較俄羅斯總統葉爾辛明顯不足。八一九事件之後,當時蘇聯最有權勢的地方首長俄羅斯總統葉爾辛下令宣布蘇聯共產黨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時任蘇聯中央首長的戈巴契夫被迫辭去了蘇共總書記的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讓下屬各黨組織自尋出路。

我國歷史上以前有過葉爾欽效應的情況嗎?有的,中國在唐朝末年的藩鎮之亂就常被用來引述葉爾欽效應,地方首長尾大不掉的現象。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控制的局面。其發生原由是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添了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朝廷以為可透過藩鎮平定叛亂,不料藩鎮卻是導致唐朝混亂且至於滅亡的總根源。唐朝藩鎮割據基本上是安史之亂的延續;唐亡以後出現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鎮割據的延續。藩鎮割據的問題對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產生重大影響。藩鎮割據造成了中央政府實際管轄地區的縮小。

會造成葉爾辛效應的國家必然是中央集權的國家,然而在中央勢力消退的狀況之下,地方必然擁權自重(例如唐代的諸軍節度使就是擁兵權自重,以致藩鎮割據),為了解決地方強大的局面除了建立聯邦制的國家,再者就是強化中央的權限。

那近代歷史上以前有過類似情況嗎?有的,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播遷台北,失去中國大陸領土;至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有效管治領土僅餘台灣省全部與福建省的金門縣與連江縣馬祖。而台灣省的面積佔整個有效管治領土的98%以上,且中華民國總統於1996年由全體公民直選後,民選省長與民選總統之權力基礎高度相似。為了解決中央與地方行政區劃與職權過度重疊的問題,中華民國政府於1998年通過了將省虛級化(精省)的方案,將省政府改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移除省政府原有的地方自治功能,立法院並在1999年1月13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草案以加強縣(市)政府的地位與功能。雖然當時政府宣稱這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同年2月制定公布。而原《省縣自治法》和《直轄市自治法》在3月30日廢止。在這段歷史過程中,臺灣省政府原設省主席由公家派任,後改為民選後稱為臺灣省省長,無庸置疑地因民意基礎而加強實力,但現在官派的省主席不具民意基礎後,實力不可能再與總統抗衡。

新北市長朱立倫市長所提出的10年完成大台北地區整併,並且認為北北基整併是必然的趨勢,在我看來朱立倫市長認為大台北是同一生活圈,整併是必然趨勢,這的確是非常符合實際上的需求,試想看看,只隔一座橋,卻是兩個不同的直轄市,況且台北市又被新北市所環繞,不論是社會服務、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勞工行政、都市計畫及營建、經濟服務、水利、衛生及環境保護、交通及觀光、公共安全、事業之經營及管理,再再都因為是一個大生活圈而不宜有因為兩個直轄市、不同制度、不同待遇的情形;以前新北市未升格直轄市以前是臺北縣,當時的台北縣民其實已經不平非常久了,苦苦期盼終於升格為直轄市,卻又因為統籌分配款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地方政府而有不同待遇?他表示,「包括雙北、當然也包括基隆,能夠整併成為一個大都會,這樣才能夠跟國際競爭」。

而且如果真的有如朱立倫市長所說的,對大台北地區是有利的,想方法整併又有何不可?只是,需要提出對大台北地區有哪有益處,有那些改變及那些缺點,讓大台北的民眾了解,不然,誰能相信這不是政治上的口號?這應該是朱立倫市長要儘快提出補充的,不然,喊久了,就又會像以前一樣,陷入無止境的政治口水戰。至於擔心北北基整併後是否會產生「葉爾勤效應」?對我們而言,還重要嗎?只不過是政治人物擔心民主正當性重複的一種疑慮吧!過好日子,才最重要,誰當家,還重要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